
详情
“中国慈善人才培养”
广州培训开班仪式举行
日前,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承办的“中国慈善人才培养”广州培训开班仪式在广州阳光酒店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中华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邵家严、高守华,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陈冬青、张晓青,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奇,广州市副市长黎明以及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慈善联合会会员单位和全国各省慈善会系统业务骨干共120人参加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宫蒲光对通过举办“中国慈善人才培养”广州培训班,研究探讨慈善事业理论问题、交流分享慈善工作实践经验、推广展示慈善领域优秀项目、实地考察慈善发展典型案例等培训内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次培训对于加强各级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提高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他在讲话中全面阐述了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定位及作用,指出慈善事业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内容;是我国社会保障或民生保障体系的有机内容;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的助推器;是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社会力量。他通过分析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及主要特点,指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法治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具体意见及建议。
刘福清在讲话中表示,广州作为党委政府主导,全国慈善事业开辟最早,善城建设提出最早的城市,非常适合作为“中国慈善人才培训班”的落地城市。他指出应充分认识慈善事业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及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对慈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需更加注重全方位对慈善人才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事业发展的顶梁柱。
陈奇表示,改革开放开启了广东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广东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大力探索具有岭南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和模式,持续释放慈善活力,着力构建广东“大慈善”体系。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东省会城市,以“慈善为民”为核心理念,率先将慈善之城创建纳入广州城市发展整体战略,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慈善活动,大力培养慈善人才队伍,全面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积极打造“慈善空间”等慈善实体,成为广东慈善事业发展的引领标杆。他希望以本次培训班为契机,不断提升慈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建设一支慈善力量常备军,推动广东从慈善大省迈向慈善强省。
黎明表示,广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慈善事业,全面推进《慈善法》,以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创建“慈善之城”为抓手,积极探索与广州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相适应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广州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激发慈善事业活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班仪式上还举行了“中国慈善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广州被选定为“慈善人才培训基地”。
开班仪式结束后,学员们开始了为期5天的课程培训。本次培训邀请了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张凌霄、周如南、蔡概还、张晓青等作为讲师,课程设计在考虑全面性的同时由浅入深,并采取“理论+实践”的形式进行。学员们实地走访了顺德和园、美的集团,在近距离的实践接触过程中吸纳专业的慈善理念。
本次活动为2020年度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慈善联合会开展的首场大型慈善人才培训,旨在全面推进慈善人才队伍建设,让慈善业务骨干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努力在慈善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培养一批专业的慈善人才,使其成为助推全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