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召开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调研”阶段性工作总结和三场座谈会,就2月26日启动调研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交流;分别听取了五个调研组组长、7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教务处负责人、9所中小学思政课负责人和参与调研的中小学教师座谈发言,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分管副主任卢思锋及北京教科院、海淀区教工委相关同志出席会议。
调研从3月初持续到6月底,来自9所高校、9所中小学的36位教师组成的调研团队分成五个调研组,深入大中小学课堂听课,人均听课30节以上,听课总量1000余节,调研组开展组内研讨20多次,学期末调研教师提交小结报告共计10万余字。调研活动得到海淀区教育工委、教育关工委、相关高校、中小学的大力支持。
通过调研,大家强烈感受到,大中小学思政课堂充满活力,各个学段思政课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调研中也发现了大中小思政课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如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培训、教学方式、课标考评等,亟需深入研究。座谈中,大家重点讨论了如何写好调研报告,形成一致意见,认为调研报告要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不同学段的教育规律进行分析,把成绩讲足、问题讲透、原因讲清、对策讲实。
卢思锋对一学期以来各参与校、各组长及教师们的积极努力和辛苦付出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他提出,这项调研是第一次大中小学教师共同走进第一线,取得第一手资料,既了解了思政课实践的可喜效果,又发现了有待改进的问题;现有调研分组已经基本形成了大中小一体化集体备课组雏形,调研听课对所到学校的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
张雪在讲话中提到,此次听课调研取得的成效具备“实”“新”“准”三个特点。一是“实”,实实在在深入课堂听课、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有说服力。二是“新”,利用关工委工作范围涵盖大中小学的特点,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组建团队,使大中小思政课教师相互走进、交叉听课,是创新之举。三是“准”,上级单位已下发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文件,通过调研组织形式提出的建议会更精准,更有助于推进文件落地。
张雪对下阶段调研工作作出部署。一是要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分析、凝练建议对策的基础工作;二是委托北京教育科学院负责本阶段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议;三是下半年再持续听一个学期课,深入了解新方案实施后的情况;四是鼓励五个调研组继续探索创新,率先在听课小组中,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实现大中小思政课教师每年一次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