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千校千书教育公益组委会

顶部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0-08-12 13:21:34
搜索
确认
取消
最新动态
“千村千校千书”教育公益
/
/
马伊里:让民间公益力量找到可作为的空间
资讯分类

马伊里:让民间公益力量找到可作为的空间

  • 分类:最新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28 08:5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马伊里:让民间公益力量找到可作为的空间

【概要描述】

  • 分类:最新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28 08:51
详情

人物简介:马伊里,第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常委,曾任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现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记者:您从何时开始从事社会组织行政管理工作?

马伊里:1989年《社会团体管理条例》出台后,我作为上海市民政局社会团体管理处第一任处长,开始接触和了解社会团体,学习关于社会团体的法律等。当年设计办公接待场所的时候,我们把社团登记场所设计成了会谈式,有沙发,可以坐下聊。我们都是先聊聊,再去实地看看,之后才开始发表格和登记。我当处长那会儿,从按照中央部署对已有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开始,之后是登记、监管、培育和发展工作。那时也常外出考察,看发达国家是如何管理民间社会组织的。

记者: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您有哪些感受?

马伊里:因为工作关系,我一直是从民政部门社团管理的角度与各类社会组织接触交往。美好的回忆很多,比如在从事社团管理工作后,我感到社会上真的有一批人在非常有热情地从事公益事业。20世纪80年代,做公益的那些人,不怎么赚钱还干得那么有劲,这在当时是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同社会组织交往以及在清理整顿的过程中,我对社会组织有了更丰富的理解。我认为社会组织是一股非常具有正能量的力量,是一股非常值得珍惜和好好合作的力量。这是我的总体判断,也打下了内心对社会组织认知的一个基调,让我在之后非常愿意、也很有激情和社会组织合作。当然,目前社会组织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积极努力地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这股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

记者:民政部发布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提出,社会组织发展要从“多不多”“快不快”向“稳不稳”“好不好”转变。您怎么看?

马伊里:“稳”和“进”是相对的。我感觉总体上“进”是总基调、总趋势,“进”是我们的目的,而“稳”一直是我们的底线。目前国家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有很大进步,但是要发展到非常精准的水平需要一个过程。每当碰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管理机构没有经验,他们可能也一头雾水,所以在搞清实际情况之前,肯定需要先“踩刹车”。因为如果管理不到位、放任自流就可能出问题,且不利于公益行业长远发展。我觉得只要任何事情损害到行业公信力,肯定要“踩刹车”。

  所以,感觉上好像收得比较紧、卡得比较严、进得比较慢,但是总基调和总趋势肯定是要“进”的。我相信在不断放开又不断“踩刹车”的过程中,我们会一点点地摸索到适合中国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发展的办法,之后的管理和服务会更加精准。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中关于社会组织管理有很多新的提法,行业自身的不断学习进步也很重要。行业内部要有机制,用自己的方法、逻辑来研究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总格局是“进”还是“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自身的进步,同时还在于政府管理能力的进步。

记者:对基金会行业发展而言,您认为第三次分配的提出有何助益?

马伊里:我觉得在第三次分配提出来后,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将迎来一个发展机遇期。首先,非公募基金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会出台政策鼓励资金流向非公募基金会,让那些愿意拿出资金参与慈善事业的人,通过成立非公募基金会来实现善心意愿。其次,从政府角度来讲,我一直呼吁通过立法来疏通慈善资源流入的渠道以及“做大蛋糕”的合法性。基金会的投资,要让它们有优先选择投资的合法性,在资产的属性上更加明确这部分钱怎么用、属于谁。

记者:您觉得社会公益组织该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次分配?

马伊里:三次分配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现在有观点觉得第三次分配就是慈善,社会组织只在第三次分配里面发挥作用,我不这么认为。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公共议题,社会组织可以介入到三次分配的各个领域。比如乡村振兴、企业社会责任、诚信建设、社会责任投资等,都是社会组织在第一次分配领域里面的作用空间。具体到第三次分配,公共政策、教育卫生、残疾人事业、儿童福利等领域,社会组织都有介入的空间。我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非常感兴趣,他们有很多都做得很精彩也可持续,体现出社会组织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这些都需要好好总结并推广。总而言之,我们要正确、透彻地理解三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让民间公益力量找到在这三次分配中可以作为的空间。

记者:对于社会组织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马伊里:我很赞成《“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里面的提法,从注重数量的发展到注重质量的发展。关于什么是质量,是什么样的质量,不要等着政府来提,社会组织领域自己要研究怎么做,考虑自身的进步,考虑新一代公益人到底要为社会贡献什么。社会组织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可以在公信力、创新力、影响力这“三力建设”中有所突破。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在整个社会组织的组织生态中,基金会非常重要。如果基金会在“三力建设”当中有所作为,一定会对整个社会组织的“三力建设”起到引领作用。我非常期待年轻的公益人、未来的基金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相关评论

全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千村千校千书教育公益项目组委会

◆ 关注公益扶贫、参与公益扶贫

◆ 联合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为贫困地区送去温暖与希望

◆ 传播教育公益扶贫典范,助力教育扶贫事业的创新发展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路颐和园路1号

电话:010-62757366

传真:010-62759002

E-mail:

相关链接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教育部
中国扶贫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学校爱心行动秘书处    北京大学
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 清华大学
北京纪事杂志社        复旦大学

千村千校千书教育公益组委会

版权所有 © 千村千校千书教育公益项目组委会 京ICP备:202003443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管理员